2018年初,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成為全國唯一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山東以“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為目標,持續探索淘汰落后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的新舊動能轉換路徑。
作為山東省龍頭城市,青島市充分發揮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主引擎作用,對標成都、杭州等新一線同級城市,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電子商務等新經濟重點領域,“四新”經濟規模、質量、效益持續提升。2022年是“五年取得突破”的攻堅期,青島在“四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交上了漂亮的答卷,充分體現了青島市的引領作用。
2022年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在青島開幕
產業集聚拉動經濟增長
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產業園區,代表了我國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形態。
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從而形成區域特色的地方“名片”?!八男隆苯洕孕录夹g、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基礎,具有集聚科創引領、跨界融合、高速成長、快速迭代的明顯特征?!八男隆苯洕枰獙捤?、平等的發展環境,打造這樣一個大環境,成了促進未來發展的重點。青島市統籌推進“四新”經濟發展,在多地建設孵化“四新”經濟企業的產業園,從實力較強的嶗山,到加速前進的膠州,各區市產業園都在積極為企業提供發展的平臺,同時也為青島市“四新”經濟的拔高注入“強心劑”。
2022年5月嶗山區發布的《嶗山區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建設“四新”經濟集聚區三年行動方案》中提到,到2024年,嶗山區“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45%,繼續保持全市首位;“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年均增長15%,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00家,獨角獸、瞪羚企業累計達到10家和25家,6家新經濟企業實現境內外上市;新引進各類頂尖人才、企業領軍人才和產業高端人才300人。抓好實體經濟發展,建設“四新”經濟集聚區具體舉措的第一條,就是把四大專業化園區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提振器”,四大專業化園區畝均稅收將達到150萬元以上。在要素資源日益趨緊的前提下,嶗山區將建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醫藥健康四個“千畝”專業化園區。對標上海、深圳、蘇州等城市的經驗做法,規劃產業園建設格局,注重園區人文景觀、綜合服務等配套要素的整合完善,打造生產高效、生活便捷、生態優良的“三生融合”園區。
坐落于城陽區的青島天安數碼城作為青島市首批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在助力企業創新創業、加快城陽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青島天安數碼城實現以“新經濟”培育載體建設為基礎,以政策扶持為支撐,積極推進新經濟企業在青島落地,引育“瞪羚”“獨角獸”企業,打造新經濟產業生態圈,促進新經濟產業裂變,助力青島新舊動能轉換,助力新經濟發展的偉大目標。自2013年落地城陽以來,青島天安數碼城已聚集現代服務企業1000余家,匯聚了多家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集聚效應愈加凸顯,成為城陽及周邊匯聚現代服務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產業園區應運而生,既是高質量發展的落子,也是各區市競相發力的載體。去年,膠州市建成青島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178家,青島市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數量是2016年底的16.7倍,青島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是2016年底的8.6倍、8.7倍,28家企業入選隱形冠軍,少海匯入選全球獨角獸500強。更不得不說的是,由上合示范區與膠州市政府共同打造了膠州首個現代化國際貿易中心——“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產業園以服務地方產業跨境電商轉型升級為核心,以膠州市制帽、發制品、流行飾品、美妝工具、勞保用品等優勢產業帶為基礎,打造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并依托“上合-青島”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速產業聚集,力促傳統產業轉型及新興產業地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買賣全球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科創成為經濟強勢增長極
科技創新一直是“四新”經濟繞不開的話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高新工業一直備受矚目。全球產業資源重新布局,AI、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產業成為當下的熱門賽道。
作為工業互聯網“先鋒”, 青島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城市品牌,專門出臺了《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 能級躍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培育雛鷹企業50家以上、瞪羚企業20家以上,引進300個以上高質量核心企業等三年發展目標。
青島西海岸新區是互聯網新技術發展的重點區域,發力在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線上服務、新金融服務等領域,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賦能產業發展。在新區的科大訊飛未來港,大企業聯合創新中心與中小企業孵化服務平臺活力競相迸發,聲紋診斷、智能預測維護等65個企業應用場景正在照進現實;在雙星輪胎“工業4.0”智能化工廠內,各式智能機器人熟練地進行著煉膠、敷貼和成型等操作,穿梭如燕的AGV智能化小車源源不斷地運送著物料;走進保稅物流中心唯品會青島中心倉,國際品牌商品擺滿一排排貨架正等待著被送往消費者手中,一站式“買賣全球”成為日常;在巨恩直播基地,百名主播輪番上陣“帶貨”,三萬余種品牌產品從這里走向全國各地。
轉換經驗探索青島模式
一座“四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城市,離不開涌動著創新活力的市場主體。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登記在冊“四新經濟”企業2339.8萬戶,占企業總量比例達46.4%,較2021年底提高0.5個百分點。
放眼全國,新經濟新業態市場主體的加速發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以上海為例,“四新”經濟是上海為對接國家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推動創新轉型發展率先提出的重要概念,是上海市促進制造業發展實現“求質求新求實求進”的路徑選擇之一?!八男隆苯洕淖兞藗鹘y的經濟運作方式,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成為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上海啟動推進“四新”經濟發展措施以來,短短的時間里呈現出“新技術異軍突起、新業態加速集聚、新模式蓬勃涌現、新產業初具規?!钡陌l展態勢,為青島發展“四新”經濟提供了寶貴經驗啟示。
近年來,青島市聚焦實體經濟發展,通過設立引導基金及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不斷打造高質量創新資本聚集高地。2019年,青島舉辦第一屆“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迎來了創投風投發展的黃金時期。青島創投風投機構加速聚集,投資持續活躍。截至2021年末,青島市股權創投類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占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比例為79%,較全國平均占比高12個百分點。全市接受股權創投類私募基金在投項目共計1360個,在投規模1037億元,超半數集中在“四新”經濟領域。
上海發展“四新”經濟所表現出來的相互滲透、跨界融合、需求主導、高速成長形態,既包括產業發展新領域,也包括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因此,“四新”經濟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的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四新”經濟是同科技創新匹配的商業模式。在“四新”經濟發展中,不僅要做到科技創新領先,更重要的是市場領先。探索發展“四新”經濟的青島模式,聚集高水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主體。重點推進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提高產業競爭力;積極參與制度創新,爭取產業發展話語權。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使其成為推動“四新”經濟的重要資源支撐要素,成為促進“四新”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全面激活“四新”經濟,引領青島市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攀升以及企業在青島的發展蝶變,“四新”經濟的比重正在不斷增加。只有堅持走在創新前沿、堅持要素集聚,突破產業升級、加大政策扶持,才能提升新興產業占比,推動“青島創造”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躍升。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封滿樓 辛小麗 范鎮 見習記者 黃元暉
請輸入驗證碼